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姓名:王创云  邓妍  赵丽  张丽光  王晋  郭虹霞  王陆军
作者单位:(;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太原 030031;;2.山西腾达种业有限公司,太原 030031)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黄土高原小麦玉米油菜田间节水节肥节药综合技术方案”(201503124);国家科技部技术创新项目“玉米抗旱、增产、节本精播栽培技术开发”(13C26211400711);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玉米单粒覆膜播种增产、节本、增效栽培技术集成”(20120311002-8)。
摘    要:为探索山西晋中地区获得玉米高产稳产的适宜覆膜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4种覆膜方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均可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可显著提高花后叶片的蒸腾速率,从而显著提高产量。其中,起垄膜侧种植方式处理的光合特性最佳,产量最高,较对照提高36.2%。籽粒产量与穗行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穗长、行粒数及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光合参数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略高于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说明通过提升花后的光合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总之,起垄膜侧种植栽培方式有利于玉米提高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是一种适合晋中地区玉米生产的覆膜方式。

关 键 词:滇楸无性系  滇楸无性系  树高  胸径  聚类  
收稿时间:2015-04-24
修稿时间:2015-10-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