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
作者姓名:程祖锌  肖长春  张玉婷  黄昕颖  史夏蕾  凌波  王泓超  陈小玲  林荔辉
作者单位:1.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与综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 福建省(山区)作物遗传改良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2022N0005);
摘    要:【目的】剖析红米水稻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和花色苷的遗传效应,为高营养价值红米杂交稻的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8个红米恢复系为父本,6个不育系为母本,配制48个杂交组合为遗传材料,利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模型)及统计方法,分析在不同环境下红米水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遗传相关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花色苷、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主要受遗传主效应控制,其中原花青素、总酚和总黄酮总狭义遗传率高,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低代选择有效;花色苷以显性效应为主,适宜中、高世代选择。这4种抗氧化活性成分的表型、遗传、加性、显性、加性×环境互作和显性×环境互作均呈正向相关,相关系数大;原花青素的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小,稳定性好,以此为选择指标可有效提高其他3种成分,减轻工作量,提高育种效率。高温有利红米水稻杂种后代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积累,提高群体杂种优势。此外,提高不育系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有利于培育高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的杂交后代;恢复系18Rr174、18Rr175可有效提高后代总酚、总黄酮、原花青素含量,且受环境影响小。【结论】采用植物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可有效预测亲本抗氧化...

关 键 词:红米水稻  抗氧化成分  遗传效应  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