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优势种生态位分析 |
| |
作者姓名: | 丁丽丽 杨红 戴小杰 濮鸣峰 阎莉 |
| |
作者单位: | 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学院 |
| |
基金项目: |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
| |
摘 要: | 生态位体现了物种在群落中利用资源的能力及种间关系,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求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于2014年5月对浙江瓯飞围填海区渔业资源进行调查。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确定资源群落优势种,结合非度量多维标度法和Bray-Curtis相似性分析法对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值进行分析,并以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生态位分化状况。结果表明:(1)该海域优势鱼种为12种,与围填海工程开始前(2007年)相近,主要优势鱼种为白姑鱼;(2)优势种生态位变化范围为0.31~2.32,生态位较宽的有白姑鱼、皮氏叫姑鱼、银鲳、口虾姑、三疣梭子蟹、棘头梅童鱼和龙头鱼,优势种间的生态重叠值为0.01~0.95,差异较大,其中班与绿鳍红娘鱼的重叠值最高,为0.95,CCA分析结果显示优势种生态位的宽度、优势种间的重叠值与物种的功能类群及生境状况密切相关,并非简单正相关;(3)影响围填海区渔业资源物种分布的最主要因子是悬浮物和叶绿素,其次为p H、水温和盐度,溶解氧的影响最小,这些环境因素综合解释了此区域渔业资源群落种类组成59.0%的总变异。
|
关 键 词: | 渔业资源 相对重要性指数 优势种 生态位 典范对应分析 围填海区 |
收稿时间: | 2015-04-13 |
修稿时间: | 2015-09-17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海洋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