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尺度的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多功能特征与振兴方略 |
| |
作者姓名: | 刘玉 唐林楠 潘瑜春 |
| |
作者单位: | 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1.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2.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 |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QNJJ2019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192010) |
| |
摘 要: | 村域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科学划分乡村发展类型是分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该研究在考虑规划约束的前提下,从经济条件、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质量4个维度构建密云区乡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SOFM网络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系统划分乡村发展类型。结果表明:1)在经济发展、交通区位等综合影响下,密云区乡村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其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水库南部水库北部"的特点。其中,密云镇、穆家峪镇和十里堡镇内的乡村发展最为突出,其乡村发展均处于较高级别以上;古北口镇和新城子镇的乡村发展弱。2)将密云区乡村划分为经济交通主导高水平区、交通生态主导高水平区、资源生态主导中高水平区等7大类,其中交通生态主导高水平区和经济生态主导中高水平区是主要的乡村发展类型,集中分布在不老屯、大城子、巨各庄、穆家峪、西田各庄、冯家峪和溪翁庄等镇。交通生态主导高水平区村庄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叠加上较强的经济实力,乡村综合发展水平高。经济生态主导中高水平区村庄具有较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乡村综合发展水平也较高。3)基于多功能视角梳理各类型区的功能特征,遵循"重点发展优势功能、适度提升弱势功能"的思路提出村庄振兴建议,以期为制订差异化的乡村振兴策略提供依据。
|
关 键 词: | 农村 分区 乡村发展 村域 多功能 乡村振兴 密云区 |
收稿时间: | 2019-06-23 |
修稿时间: | 2019-08-0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