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喀斯特地区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张军以 苏维词 王腊春 李学梅 |
| |
作者单位: |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2.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2.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3.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214);2018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重点项目(2018ZD10);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1800511、KJ1500338);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KGH026);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8jcyjAX0736) |
| |
摘 要: |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中国乡村振兴建设的重点及难点地区。针对西南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该文探讨了西南喀斯特地区城乡发展关系、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表明:1)西南喀斯特地区应在已有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以小城市、小城镇、重点镇及中心村为主体的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完善城乡城镇体系,在提高城镇化率,减少乡村人口及乡村数量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2)以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和农业现代化转型为核心,促进乡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深度融合,形成乡村振兴的"内源"驱动发展机制。3)乡村振兴路径,应结合西南喀斯特山地特色,实施新型山地特色城镇体系建设工程,通过城镇的辐射带动,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融合;实施以"劳动+技术+资本"多重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现代化转型,提高单位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保障农户收入持续增加;实施山地特色农业的纵向、横向延伸产业化工程建设,实现农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内源驱动发展。4)乡村振兴政策,应着力从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强智力、人才支持,创新农村土地利用管理体制机制,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保障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
|
关 键 词: | 农业 农村 乡村振兴 农业转型 发展路径 西南喀斯特地区 |
收稿时间: | 2019-06-22 |
修稿时间: | 2019-10-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