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进展与前沿 |
| |
引用本文: | 王正中, 江浩源, 王羿, 刘铨鸿, 葛建锐. 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研究进展与前沿[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 36(22): 120-132.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22.013 |
| |
作者姓名: | 王正中 江浩源 王羿 刘铨鸿 葛建锐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寒区水工程安全研究中心,杨凌 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3.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7YFC0405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03108;51279168);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KLFSE201801) |
| |
摘 要: | 渠道在农业灌溉和长距离调水工程中作为首选输水形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因旱寒区输水渠道渗漏与冻胀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渠道渗漏、冻胀、隆起、架空、失稳滑塌等冻融老化破坏普遍且严重,直接影响工程输水效率及渠道的安全运行与效益发挥。该研究着重从探究渠道冻融破坏机理而进行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原型监测、工程力学模型、水-热-力耦合数值模型及防渗抗冻胀技术等方面论述了旱寒区输水渠道防渗抗冻胀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太阳辐射、冻融、盐渍化等复杂环境及冬季输水、水位骤降等运行工况下的渠道多场耦合破坏机理及相应的多场耦合数值模型、衬砌-冻土相互作用模型、失效准则与设计方法、防渗抗冻胀措施标准化及渠道灾变过程与防控技术等渠道防渗抗冻胀有待研究的问题和难点;探讨了完善和提升旱寒区渠道防渗抗冻胀的设计理论与方法、建立全生命周期内的灾变链动态演变预警模型等未来发展方向及趋势,为旱寒区输水渠道工程科学设计与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指导。
|
关 键 词: | 渠道 模型 旱寒区 防渗抗冻胀 多场耦合 设计理论 |
收稿时间: | 2020-07-10 |
修稿时间: | 2020-10-10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