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污染区土壤汞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
| |
作者姓名: | 李家飞 刘鸿雁 陈竹 饶程 姜畅 李政道 |
| |
作者单位: |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97);贵州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项目(黔教合KY字[2016]001);国家基金委-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U1616442-2) |
| |
摘 要: | 为揭示不同污染区重金属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选取万山汞矿区、大龙燃煤电厂区为研究区域,以无污染区花溪区为对照,选择优化的Tessier连续化学浸提法进行汞的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万山汞矿区与大龙燃煤电厂的土壤总汞平均值分别为22.7 mg/kg和0.648 mg/kg,均超过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5 mg/kg),无污染对照区土壤总汞平均为0.179 mg/kg。在水平方向上,万山汞矿区靠近污染源的土壤汞含量相对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大龙燃煤电厂区土壤汞在距燃煤电厂2.5 km范围内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汞矿区土壤汞主要以残渣态(66.6%)为主,其次为有机结合态(30.0%);燃煤电厂则主要以有机结合态(75.7%)为主,其次为残渣态(17.46%);无污染区主要以残渣态(59.1%)为主,其次为有机结合态(28.9%)。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显示,万山汞矿区的土壤污染指数为107,为重度污染,这与污染源强度大有关,2004—2017年,总汞含量呈下降趋势;大龙燃煤电厂土壤污染指数为1.57,为轻度污染,同时土壤汞以有机结合态为主,潜在生物有效性相对较高,有一定的...
|
关 键 词: | 汞矿区 燃煤电厂区 土壤 汞 形态分布 |
收稿时间: | 2018-05-10 |
修稿时间: | 2018-06-0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