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小生境及岩性的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王兴富 黄先飞 胡继伟 张珍明 |
| |
作者单位: | 1.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贵阳 550001;2.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贵阳 550001;3. 贵州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贵阳 550001 |
| |
基金项目: | 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黔科合基础[2019]1217);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GZNUD[2017]11号) |
| |
摘 要: | 为探讨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地表小生境及成土母质岩性的演变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的角度出发,分别从贵州普定、兴义、关岭、荔波及印江县选取对应的喀斯特高原(KG)、峰丛洼地(KF)、峡谷(KX)、原始森林(KY)及槽谷(KC)作为研究区域,分析了0—40 cm土壤层(0—10,10—20,20—30,30—40 cm)及土壤与基岩交界面土层的有机碳含量,分别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密度及储量分别为113.18~163.98 g/kg,1.08~7.32 kg/m~2及4.07~24.29 kg,并且呈现出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的趋势,同时小生境为石槽以及成土母质岩性为石灰岩及泥灰岩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之间土壤有机碳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同等的条件下KY及KC土壤有机碳储量相对要高于其他地貌类型。土壤有机碳在喀斯特石漠化演变链上迁移,而小生境及成土岩性的更迭对不同喀斯特地貌类型土壤有机碳在重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同时喀斯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复杂多变,要获得评估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更灵敏的方法,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
|
关 键 词: | 不同喀斯特地貌 石漠化 土壤容重 小生境 岩性 土壤有机碳 演替机制 |
收稿时间: | 2020-01-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