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B法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董莉丽 郑粉莉 秦瑞杰 |
| |
作者单位: |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
| |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水文过程响应及其模拟”(KZCX2-XB2-05-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01140202);;拔尖人才计划项目(01140102) |
| |
摘 要: |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侵蚀和径流密切相关,本试验用Le Bissonnais法中的快速处理测定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质量分形维数(D),比较几种水稳性团聚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植被类型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2 mm的土壤团聚体含量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为54.95%,在1990年刺槐林地和荒地的20~40 cm层最小,为3.20%;MWD(mm)和GMD(mm)在1978年油松林地的0~5 cm层最大,分别为1.66和0.46,在荒地的20~40cm层最小,分别为0.09和0.05;表层(0~5 cm)土壤D在2.71~2.84之间,表下层在2.74~2.91之间。土壤有机质与D,MWD,GMD和0.2 mm显著相关,表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土壤团聚体形成和水稳定性提高。D,MWD,GMD和0.2 mm都可用于表征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作为土壤抗侵蚀性指标。
|
关 键 词: | 土壤团聚体水稳性 分形维数 平均质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