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华北暴雪微物理降水形成机制数值研究 |
| |
作者姓名: | 杨文霞 |
| |
作者单位: | 河北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石家庄050021;河北省气象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石家庄050021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201206051);河北省气象局科研项目(11ky23) |
| |
摘 要: | 为了研究“0911”华北暴雪微物理降水形成机制,使用带有详细微物理过程的ARPS模式对本次天气过程进行三重嵌套模拟,对2个强降水中心的39项微物理过程转化率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本次暴雪产生的主要微物理降水形成机制是贝吉龙过程和凝华增长.强降水中心自然引晶充分,水汽凝结成云水过程的强弱决定了强降水中心的贝吉龙过程和凝华增长过程的强弱.水汽凝结峰值发生在6km高度-15℃~-20℃温度区间内,由于此温度区间水面和冰面饱和水汽压差较大,因而导致了6km高度附近贝吉龙过程和凝华增长过程非常强烈,温度场和微物理过程的特殊配置是导致本次暴雪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关 键 词: | 华北暴雪 微物理 微物理降水形成机制 |
收稿时间: | 2012-09-07 |
修稿时间: | 2012-09-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