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粪水施用对华北小麦/玉米产量及氮损失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赵自超 付龙云 李彦 姚利 田忠红 井永苹 仲子文 王艳芹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济南 250100;农业农村部废弃物基质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济南 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济南 250100;农业农村部黄淮海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山东银香伟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4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8001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21A43) |
| |
摘 要: | 为探讨牛场粪水施用对作物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本研究以小麦和玉米为研究对象,在华北地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遵循等氮量原则,设置4个氮肥处理:常规化肥(撒施,CF)、粪水化肥配施(化肥撒施,粪水浇灌,CSF)、粪水浇灌(CS)和粪水深施(CSD)。结果表明:施氮肥处理相比不施氮肥显著增加了作物产量和氮素损失。相比常规化肥处理,施用粪水处理不会降低小麦籽粒和青贮玉米产量,且施用粪水能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CSD处理的效果最好。相比CF处理,CSF和CS处理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都会增加氨挥发量,在小麦季分别增加了5.6%和27.1%,在玉米季分别增加了7.8%和14.7%。CSD处理相比CF处理则会降低氨挥发量,小麦季和玉米季分别减少了15.3%和12.6%。不管在小麦季还是在玉米季,相比化肥处理,施用粪水都能显著降低氮淋失量;与CF处理相比,CSF、CS和CSD处理的小麦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38.5%、66.7%和35.8%,玉米季的氮淋失量分别减少了22.6%、39.2%和57.8%。研究表明,粪水深施是华北地区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氮素利用率和降低氮素损失的有效措施。
|
关 键 词: | 牛场粪水 小麦 玉米 产量 氮损失 |
收稿时间: | 2021-10-0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