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有机无机肥氮投入比例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唐海明  李超  肖小平  汤文光  程凯凯  潘孝晨  汪柯  李微艳
作者单位: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 41012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1004, 2016YFD0300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2851);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J1018);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19JJ10003)。
摘    要:为探明不同有机肥氮素占总氮投入的百分比处理对双季稻区早稻和晚稻各个生育时期植株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大田定位试验为平台,系统分析了无N对照(M0)、施用化肥N(M1)、30%有机肥N(M2)、50%有机肥N(M3)、100%有机肥N(M4)5个不同施肥处理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M1、M2、M3和M4处理均提高了植株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proline,Pro)含量。其中,M1和M2处理植株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显著高于M0处理,而MDA和Pro含量均显著低于M0处理。早稻和晚稻各个主要生育时期,M1、M2、M3和M4处理植株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M0处理。2017和2018年两年的早稻产量均以M1和M2处理最高,分别比M0处理显著增加2 0408和1 9728 kg·hm-2;晚稻产量分别以M1和M4处理最高,分别比M0处理显著增加2 1724和2 0060 kg·hm-2。采取不同有机肥氮素占总氮投入百分比施肥处理均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为水稻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

关 键 词:水稻  施肥  生理特性  保护性酶  产量  
收稿时间:2019-03-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