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砖窑沟流域旱地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
引用本文:王改兰,段建南,张进峰,李拴怀.砖窑沟流域旱地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1990,10(6):30-33,45.
作者姓名:王改兰  段建南  张进峰  李拴怀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科院保鲜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山西大学黄土高原地理研究所
摘    要:本文依据1988~1989年田间定位观测试验,探讨了砖窑沟流域土壤水分状况与糜子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裸地土壤水分完成一个循环周期,2 m土层水分有所增加,主要补偿层次为50~150cm,提供了有利于调节作物生长的水分条件。土壤储水的调节作用可使糜子在生育期降水相差121mm的情况下,产量与耗水量维持在相近水平。在干旱年份,高肥地糜子对土壤储水的利用深度达150cm,对不同层次的有效水利用系数为0.43—0.93.水分生产效率0.77kg/mm,分别是低肥地的1.5倍,1.2~5.1倍和1.7倍。因此,培肥地力与保水耕作是创造糜子稳产高产水分条件的主要径途与措施。

关 键 词:土壤  水分状况  糜子  耗水特征  旱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