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方式和菌根类型对吸收根性状的影响
引用本文:梁佳芳,任鑫华,夏蕾,刘碧桃.种植方式和菌根类型对吸收根性状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24(1):92-101.
作者姓名:梁佳芳  任鑫华  夏蕾  刘碧桃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基金项目: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7YJ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382);
摘    要:目的 ]通过分析种植方式对两种菌根类型树种吸收根性状的影响,揭示物种共存的适应条件。方法 ]本研究选择8个树种(5个AM树种和3个EM树种)的单种和所有树种混种的样地,分析不同种植方式(单种vs混种)下两类型菌根(AM vs EM)树种吸收根(1~2级根)的主要形态性状(根直径、比根长、根组织密度、单根长)和构型性状(根分支强度、根分支比)及菌根侵染率的差异。结果 ]菌根类型极显著影响吸收根的形态和构型性状(p<0.001),显著影响菌根侵染率(p<0.05);种植方式仅显著影响吸收根的组织密度和根构型性状(p<0.05);菌根类型和种植方式对所有性状均无交互影响(p>0.05)。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程度高于EM树种,混种大幅度降低AM树种根性状间的相关性。混种降低AM树种根形态性状的可塑性(比根长除外),增大其构型性状的可塑性;混种降低EM树种根组织密度的可塑性,增大根直径、构型性状及侵染率的可塑性。结论 ]AM和EM树种的根形态和构型性状均有显著差异。混种对AM和EM树种根性状的可塑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增大AM树种的分支强度,降低EM树种的根组...

关 键 词:树种  丛枝菌根  外生菌根  根系性状  菌根侵染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