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上海市霾与非霾期间PM_(2.5)中水溶性阳离子污染特征对比
作者姓名:皮帅帅  程金平  刘淑娟  黄娟  王臻  唐蔚  王寅  王文华
作者单位:[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 [2] 上海市徐汇区环境监测站,上海200030; [3]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上海2000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87)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NCET-12-0362)项目
摘    要:霾污染是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导致的可察觉到的能见度降低的天气污染现象,主要为PM2.5污染,水溶性阳离子是PM2.5的主要成分。为了探讨霾与非霾期间PM2.5水溶性阳离子污染特征,对上海市的PM2.5颗粒物连续采样1个月,利用离子色谱分析了K+、Na+、NH+4、Ca2+、Mg2+5种水溶性阳离子。结果表明,上海市霾天气期间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103.03μg/m3)是非霾天气日均质量浓度(37.64μg/m3)的2.74倍,Na+、NH+4、Ca2+、Mg2+和K+的质量浓度分别为6.28、1.74、1.42、0.20和0.23μg/m3,PM2.5中水溶性阳离子组分占PM2.5质量浓度的20%左右。对大气气溶胶污染物、水溶性阳离子及气象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各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存在显著差异,其中NOX、NO和CO,SO2和NO2,Na+和CO,Mg2+和CO、NOX,可能存在共同来源。霾动态变化过程分析表明,水溶性阳离子浓度在霾与非霾天气时发生较大变化,Na+、Ca2+和Mg2+是霾天气的主要污染阳离子。

关 键 词:  非霾  水溶性离子  PM2.5
收稿时间:2013-07-26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