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
引用本文:魏忠芬,李德文,王军,张太平.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回归数学模型分析[J].耕作与栽培,2005(6):15-16,23.
作者姓名:魏忠芬  李德文  王军  张太平
作者单位: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阳,550006
2. 贵州省农业厅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农社字(2002)1107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中试验项目[黔农科合(中试)04005]
摘    要:应用5因素二次旋转回归矗计研究黔油17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硼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优质杂交黔油17号在遵义地区获得2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其种植密度为7494.25~8294.25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2.314~13.234kg/667m^2;P,05施用量为5.878~6.358kg/667m^2;K,O施用量为17.628~18.828kg/667m^2。B施用量为0~0.018kg/667m^2,而主要营养元素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2:1:3.5。在遵义影响黔油17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和磷肥。其余依次为是氮肥、钾肥和硼肥。

关 键 词:优质油菜  黔油17号  栽培技术  数学模型
收稿时间:2005-10-20
修稿时间:2005年10月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