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麦的氮肥效应及改土效果初报
引用本文:丁克冲,陈邦本,陈效民,黄一达,吉流,朱墨,蒋春如.大麦的氮肥效应及改土效果初报[J].大麦与谷类科学,1989(1).
作者姓名:丁克冲  陈邦本  陈效民  黄一达  吉流  朱墨  蒋春如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海涂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海涂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海涂研究室,南京农业大学海涂研究室,如东棉花原种场,如东棉花原种场,如东棉花原种场
摘    要:大麦属耐盐性作物。它既能适应于盐渍土上生长,又可有脱盐改土的作用。种植三年水稻后的盐渍土通过种植一季大麦,0—40cm土层含盐量从0.147%下降到0.117%,脱盐率达20.3%,60—100cm土层脱盐率达34.8%。经过方差分析,不同N素水平处理间的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肥力低的轻盐渍土上每亩施用纯N18斤左右为宜。采用盐分传感器的定点监测结果显示,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溶液电导率低于大麦耐盐的极根值。本试验中大麦产量不高,可能主要不是盐分的抑制作用,而是因土壤肥力低和土壤结构不良所致。因此,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上种植基肥和秸桿还田等措施是极为重要的。江苏如东县棉花原种场自1982年海涂土地资源综合开发试点研究实施以来,在盐渍化土壤改良方面,通过完善水利配套、灌水洗盐、放养细绿萍和倒萍种稻等水改措施后,使含盐量在0.4%以上的盐渍化程度高的土壤中盐分较迅速下降。但受到河水水质较差的限制(早季河水矿化度2克/升以上),当土壤盐分下降到0.15—0.20%时,再继续采取水改措施盐分就难于再下降了。为此,我们根据本地区降水量丰沛的有利条件,回旱种植耐盐较强的大麦,观察旱作物复盖下的脱盐效果,并进行氮肥肥效试验作为合理施肥的根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