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
引用本文:张衡,吴祖立,周为峰,靳少非,张鹏,晏磊,陈森. 南海南沙群岛灯光罩网渔场金枪鱼科渔获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J]. 海洋渔业, 2016, 0(2): 140-148. DOI: 10.3969/j.issn.1004-2490.2016.02.004
作者姓名:张衡  吴祖立  周为峰  靳少非  张鹏  晏磊  陈森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0;3.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4. 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300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5M07),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5ZR1450000、14ZR14499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D13B06)
摘    要:根据2014年4~6月在南海南沙群岛附近海域灯光罩网渔场的调查数据,分析了该海域内金枪鱼科种类、渔获率及其峰值期等特征。结果表明:共采集到金枪鱼科鱼类6种,鲣(Katsuwonus pelamis)的平均渔获率最高,为58.2 ind·net-1;其次为鲔(Euthynnus yaito)和扁舵鲣(Auxis thazard),平均渔获率分别为10.12 ind·net-1和9.96 ind·net-1;而金枪鱼属的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和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渔获率很低,仅为0.57 ind·net-1和0.02 ind·net-1,且以幼鱼为主。在上半夜(20∶00~23∶59)金枪鱼科渔获率明显低于下半夜(00∶00~06∶00),仅约是后者的10%。鲔和扁舵鲣渔获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为类似,而黄鳍金枪鱼渔获率变化与鲔、圆舵鲣(Auxis rochei)和扁舵鲣呈显著负相关。在农历新月前后期(农历二十二至下月的初八)作业网次数相对较高,每天的作业次数范围为4~10次;而满月前后期(初十至十七)未进行捕捞活动。总之,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圆舵鲣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均相对较低,且仅在新月期间出现的比例较高;而其它3种鱼类的渔获率值相对较高,波动性也较大,也以新月期间渔获率值较高。本研究为我国南海金枪鱼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关 键 词:南海  灯光罩网  金枪鱼科  种类  渔获率

Species composition,catch rate and occurrence peak time of Thunnidae family in the fishing ground of light falling-net fisheries in the Nansha Islands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bstract:
Keywords:South China Sea  light falling-net  Thunnidae family  species  catch rat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