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红腰豆多糖工艺优化 |
| |
作者姓名: | 黎英 陈雪梅 严月萍 赖丹妮 陈小红 石小琼 |
| |
作者单位: | 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龙岩学院闽西食品研究所,龙岩 364012 |
| |
基金项目: | 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A13310)。 |
| |
摘 要: | 为了开发利用红腰豆多糖资源,该文探讨了超声波技术协同复合酶处理提取红腰豆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在50℃下,以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复合酶最佳配比,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再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采用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及苷键分析对红腰豆多糖结构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酶最佳质量配比为木瓜蛋白酶∶果胶酶∶纤维素酶=3∶1∶3。酶解p H值和超声功率对提取红腰豆多糖影响达到极显著效应,复合酶添加量和超声时间为显著因素。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80∶1 m L/g、复合酶添加量4.0%、酶解p H值5.0、酶解时间1.5 h、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4.0 min,红腰豆多糖得率为14.15%。经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表明红腰豆多糖经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和Sephadex G-200层析柱两步纯化后纯度较高,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通过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可推测红腰豆多糖的连接方式为α(1→4)和(1→6)连接。研究结果为酶法联合超声波处理技术在红腰豆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后续红腰豆多糖结构表征、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关 键 词: | 多糖 超声波 酶 红腰豆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结构分析 |
收稿时间: | 2015-06-12 |
修稿时间: | 2015-07-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