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物秸秆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 |
作者姓名: | 冉继伟 宋变兰 田彦芳 黄敏 武栋 吴伟杰 邬磊 张文菊 |
| |
作者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 汉 43007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 武 汉 430070 |
| |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8YFD08005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2017LM06, 1610132019013, 1610132019044) |
| |
摘 要: | 厘清农作物秸秆的时空变化特征,对秸秆资源高效利用和国家种植结构调整的宏观决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年鉴资料,整理了我国近20年(1999—2018)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作物产量及草谷比,分析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和秸秆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的秸秆量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82.3%~88.3%,而谷子、油料作物、经济作物等其它作物的秸秆资源占比11.7%~17.7%。不同秸秆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差异较大,水稻、小麦和大豆秸秆资源分别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华北和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近20年来水稻播种面积占比基本稳定在25%左右;小麦播种面积从1999年的23.1%降低到2018年的18.7%,但玉米播种面积从1999年的20.8%增加到2018年的32.5%。水稻、玉米和大豆的秸秆资源量主要受播种面积的影响,但小麦秸秆资源量变化受其影响较小。因此,在优化秸秆资源高效利用时,应该充分考虑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结构调整与秸秆资源利用技术推广。
|
关 键 词: | 农作物秸秆资源 时空分布 种植结构 播种面积 因素分析 |
收稿时间: | 2020-08-09 |
修稿时间: | 2021-01-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现代化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