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
引用本文:陈思安,迟淑艳,梁才强,谢丽莉,郭淑珍,何艳婕,王文娟.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蛋白质适宜含量的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4):334-339.
作者姓名:陈思安  迟淑艳  梁才强  谢丽莉  郭淑珍  何艳婕  王文娟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1056610001);广东海洋大学自然基金资助项目(1012170);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C3113013)
摘    要:研究了饲料中不同蛋白质水平对较低盐度(20)下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体质量为0.35 g)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了该盐度下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质含量。试验设置25%、30%、35%、40%和45%(均为质量分数)5个饲料蛋白质水平,分别记为CP25、CP30、CP35、CP40、CP4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40尾虾。试验在300 L玻璃钢桶中进行,试验共进行56 d。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40组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最高,且CP35、CP40、CP45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血清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和甘油三酯(TG)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5组对虾的血清TP、CHOL和TG含量均最高,CP35组对虾的血清TP和CHOL含量均显著高于CP25组(P<0.05);凡纳滨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CP30、CP35组对虾鳃丝的Na+/K+-ATP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将饲料蛋白质水平与对虾增重率进行二次回归分析得出,在盐度为20的水体中养殖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增重率时,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39.74%。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低盐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