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急性低氧胁迫对福建牡蛎鳃组织氧化应激和闭壳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引用本文:何凡,陈融斌,缪雄平,阙华勇.急性低氧胁迫对福建牡蛎鳃组织氧化应激和闭壳肌能量代谢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24,31(3):278-285.
作者姓名:何凡  陈融斌  缪雄平  阙华勇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水产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福建省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 36102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学院, 福建 厦门 361100;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水产生物育种与健康养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海水养殖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 福建 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979); 2023 年度福建省促进海洋与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PJHYF-L-2023-2)
摘    要:

为探究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在急性低氧胁迫下鳃组织的氧化应激反应和闭壳肌的能量代谢, 本研

究设置6 个溶解氧浓度梯度(0.5 mg/L、1.0 mg/L、1.5 mg/L、2.0 mg/L、3.0 mg/L、4.0 mg/L), 对福建牡蛎实施持续

96 h 低氧胁迫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技术分析低氧胁迫第6、12、24、48、72、96 小时福建牡蛎鳃组织的总抗

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闭壳肌组织的碱

性磷酸酶(AKP)活性、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糖原含量。结果显示: (1) 6~24 h 的低氧胁迫下, T-AOC、SOD 活性

和MDA 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现象, CAT 活性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胁迫24 h 时全部处理组的MDA 含量和

部分处理组的T-AOC 和SOD 活性恢复至对照组水平。24~96 h 的低氧胁迫下, T-AOC、SOD 活性和MDA 含量呈

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 部分处理组CAT 活性持续降低。低氧胁迫96 h, 全部处理组的T-AOC 活性和部分处理组

的MDA 含量及CAT 活性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除1.0 mg/L 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其余处理组SOD

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 在96 h 低氧胁迫过程中, 部分处理组LDH 活性在6~12 h 和24~48 h 期间显著

升高(P<0.05); 各低氧处理组的AKP 活性随胁迫时间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糖原含量随低氧胁迫时间增加发生不同

程度的下降, 当胁迫至96 h 时, 除0.5 mg/L 浓度组的糖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之外, 其他组糖原含量恢复到与对

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 急性低氧胁迫下, 福建牡蛎通过调整体内不同酶活性变化, 改善机体氧

化应激反应和能量代谢的收支平衡, 但极端的低氧环境胁迫仍会对福建牡蛎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

关 键 词:福建牡蛎    低氧胁迫        闭壳肌    抗氧化酶    代谢酶
收稿时间:2024/1/19 0:00:00
修稿时间:2024/2/29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