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渭河干流下游造床流量与有效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摘    要:为研究渭河下游河流演变关键特征流量的变化特性,采用改进的马卡维也夫法与水沙频率组合法,计算并分析了咸阳、临潼与华县水文站的造床流量与有效流量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造床流量、有效流量与平滩流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年均流量在1934—2014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含沙量在1980年前呈增加趋势,此后至2014年急剧下降;造床流量由1980—1989年之前的561~1 586 m~3/s减小到之后的254~885 m~3/s;有效流量除了华县站在1930—1959年时段内急剧减小外,其他年份波动变化。在空间上,造床流量除了临潼站在1990—1999年大于下游华县站之外均呈现下游大于上游的特点;有效流量除了临潼站在1970—1979年小于上游咸阳站和在2000—2009年略大于下游华县站之外也呈现下游大于上游的特点,这与径流量的沿程增大密切相关。年均径流量、含沙量与输沙率对造床流量影响较大,而含沙量与输沙率对有效流量影响较小。在渭河下游,平滩流量最大,造床流量次之,有效流量最小,三者并不一致,采用平滩流量法计算渭河下游的造床流量是不合适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