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刺槐林土壤酶化学计量沿着环境梯度变化
摘    要:土壤酶在地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沿环境梯度土壤酶的变化机制尚不明确。因而选取由北到南黄土高原4个地区(神木、绥德、安塞、淳化)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分析了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与气候、土壤养分与微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由北到南,β-1,4-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亮氨酸氨肽酶(LAP)和碱性磷酸酶(AP)活性分别在28.72~110.66,1.60~3.32,6.84~10.25,14.17~32.60 nmol/(g·h)]之间;LAP呈增加趋势;BG,NAG,AP先增加后减小而后又增加。(2)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量磷(MBP)分别为23.08~95.04,2.86~7.95,0.53~0.92 mg/kg,均呈增加趋势。(3) BG/(LAP+NAG)、BG/AP、(LAP+NAG)/AP分别为3.15~6.46,1.5~2.96,0.41~0.70;BG/(LAP+NAG)先减小后增大,淳化最高;BG/AP先减小后增大,在神木最高;(LAP+NAG)/AP呈持续减小趋势。(4)通过冗余分析,环境因子对土壤酶、微生物量总解释率达到57.36%,其中年均降雨量(MAP)、N/P影响最大且呈正相关关系,解释率分别为36.60%,14.80%;环境因子对土壤酶、微生物量化学计量比总解释率达到72.18%,其中土壤速效磷(A-P)与TN影响最大且呈正相关关系,解释率分别为30.5%,19.1%。微生物群落处于相对稳态,微生物量化学计量比与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无显著性关系。土壤酶化学计量比沿环境梯度不处于稳态,依赖于土壤速效养分与土壤养分化学计量比。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