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株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效果评价
引用本文:尚晓静,侯瑞,徐芳玲,潘秋梅,张富美.2株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筛选、鉴定及溶磷效果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22(20):246-252.
作者姓名:尚晓静  侯瑞  徐芳玲  潘秋梅  张富美
作者单位:1. 贵州大学林学院;2. 黔东南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支撑(2017)2567、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1688);
摘    要:从蓝莓植株内生真菌中筛选出具有溶磷、耐盐功能的菌株,为研究和评价其溶磷效果,采用固体溶磷圈法,根据是否产生溶磷圈来筛选蓝莓溶磷内生真菌,选取具有溶磷圈的真菌进行经典形态学和内源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和鉴定;采用液体培养法测定发酵液的有效磷含量及pH值;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有机酸的种类及其含量,分析菌株的溶磷机制;采用固体培养法,设置不同NaCl浓度梯度用于分析蓝莓溶磷内生真菌的耐盐性。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G14为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菌株FG54为阿达青霉(Penicillium adametzii)。菌株FG5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87.315μg/mL,菌株G14于5 d后有效磷含量最高,达到523.730μg/mL。通过对2株菌株有机酸的测定,发现该菌株的溶磷能力主要通过自身分泌的丙二酸、甲基丙二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降低菌株发酵液的pH值,从而达到溶解磷的效果。同时,菌株FG54能较好的适应不同含量氯化钠浓度,在较高浓度的氯化钠培养基中也能生长。在氯化钠低浓度情况下,菌株G14生长速度较快,FG54生长较慢。通过筛选得到了2...

关 键 词:溶磷真菌  蓝莓  筛选  鉴定  溶磷效果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