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Envi-met植被与建筑对微气候影响的研究
引用本文:耿红凯,卫笑,张明娟,李庆卫.基于Envi-met植被与建筑对微气候影响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0,42(12):115-124.
作者姓名:耿红凯  卫笑  张明娟  李庆卫
作者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70705)
摘    要:  目的  研究夏季热环境下建筑与植被对场地微气候的影响,可为密集型建筑景观及建筑周边绿地设计规划提供依据。  方法  本文以南京农业大学3栋代表性建筑为例,结合样地实测以及Envi-met模拟,引入一致性指数、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偏差作为定量评价指标以验证软件模拟精度;选用06:00—18:00时间段数据,结合均值比较、相关性检验、一般线性模型等多种分析方法,探究建筑与植被对微气候的影响。  结果  植被和建筑均对微气候存在影响,且两者间存在一定交互作用。在无植被作用下,建筑方位对微气候有显著影响,建筑北侧、西侧降温增湿效果相对较好;距离建筑越近,样点降温增湿效果越好;在无建筑影响下,植被对微气候存在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降温增湿,使环境更为舒适。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温度的影响时,建筑与植被各因子间无显著交互作用;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湿度的影响时,建筑与植被各因子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当综合考虑建筑与植被对热环境综合评价指标(PMV)的影响时,样点与建筑相对方位与乔木覆盖率间有显著交互作用。在建筑和植被的共同作用下,样点与建筑的相对方位与场地湿度、PMV均存在显著相关性;植被三维绿量与PMV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  基于建筑北侧、西侧较为舒适的微气候条件,该处绿地更适于用作停留、休憩场所;建筑东侧、南侧在进行功能开发时,应通过配植适当植被,以提升其环境舒适度;建筑外部轮廓与地形、植被共同形成的围合空间内微气候舒适度更高。植被覆盖可有效改善微气候:随着绿量增加,样地人体热舒适度改善,不同植被类型相较于无绿化地面均表现出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 

关 键 词:建筑    植被    微气候    Envi-met    PMV    景观设计
收稿时间:2019-10-31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