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适用于三峡水库中陡土坡消落区等高种植的土工结构模型
作者姓名:李新  高芳  刘正学  张立冬  郝艳龙  郭远臣  刘亚涛
作者单位:1. 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重庆万州404100;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高校市级重点实验室,重庆万州404100;2. 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重庆万州,404100;3. 重庆三峡学院基建处,重庆万州,404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三峡库区消落带种子库动态及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机制”(31270451);重庆市水利局项目(渝水资源[2014]10号);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WETKL2012MS-07)
摘    要:[目的]探讨在当前三峡库区面临的严峻生态环境下,采取何种适合的生态治理技术以解决库区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生态治理模型整体框架结构,提高中、陡土坡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稳定性;通过等高种植平面绿化技术、土工格室垂直绿化技术,提高消落区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通过不同高层区段消落区适宜植物"乔—灌—草—藤(177~170 m)、"灌—草—藤"(170~160m)、"草—藤"配置(160~145m),对消落区的生物多样性、植被覆盖率及景观层次起提高作用。[结果]通过模型设计,将传统混凝土护坡技术与现代生态护坡技术相结合、等高种植平面绿化技术与土工格室垂直绿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的高度统一、系统稳定性与开放性的高度统一、植被覆盖率与景观层次的高度统一。[结论]该土工结构模型的应用对三峡水库中陡土坡消落区生态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的应用前景。

关 键 词:三峡水库  消落区  中陡土坡  生态护坡  模型
收稿时间:2017-02-21
修稿时间:2017-03-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