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休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堵塞恢复的影响及其动力学特性 |
| |
作者姓名: | 唐平 项泽顺 于博海 周永潮 |
| |
作者单位: |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杭州,310007;2.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0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专项(2011ZX07301-004) |
| |
摘 要: | 人工湿地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但一直受到不可避免的堵塞问题的困扰。该研究主要以不同堵塞现象下的垂直流人工湿地模型为对象(可溶性有机物堵塞,不溶性有机物堵塞,加入抑菌剂的不溶性有机物堵塞),在轮休操作下持续测量不同时期孔隙率与渗透系数变化情况,研究3种堵塞类型的恢复规律,并对其动力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轮休期下,生物膜堵塞和有机颗粒堵塞恢复效果较为明显,其中,可溶性有机物堵塞、不溶性有机物堵塞装置分别轮休至第9天、第20天后基本达到较好的恢复状态,当轮休时间足够充分,这2种堵塞类型基本可以恢复至正常状态。其中可溶性有机物堵塞恢复速度最快,其次是不溶性有机颗粒堵塞。并在规律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2种堵塞类型的渗透系数恢复的动力学。研究同时发现,轮休操作对无机颗粒类堵塞基本没有恢复效果。
|
关 键 词: | 湿地 动力学 堵塞 垂直流人工湿地 轮休 |
收稿时间: | 2017-05-14 |
修稿时间: | 2017-10-1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