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枣棉间作系统棉花产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段志平,刘天煜,张永强,焦超,栾鹏飞,杨涛,石岩松,田钰泉,郝向东,李鲁华,张伟.枣棉间作系统棉花产量的形成与影响因素[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3):93-100.
作者姓名:段志平  刘天煜  张永强  焦超  栾鹏飞  杨涛  石岩松  田钰泉  郝向东  李鲁华  张伟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60335,3156037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82737),石河子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资金专项(RCZX201422)
摘    要:枣棉间作条件下,通过设置两行枣树之间种植4行棉花(Int-4)与2行棉花(Int-2)两种不同的间作模式,研究一年生枣树对间作棉花的产量形成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间作模式棉花在盛花期前LAI、SPAD及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不显著,盛花期后差异显著。与单作棉花相比,Int-4间作模式下棉花的株高、LAI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产量比单作下降5.85%、10.40%、15.51%、13.26%、9.18%和41.61%,其胞间CO_2浓度(Ci)比单作增加4.18%;Int-2间作模式下棉花的株高、LAI及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产量比单作下降3.10%、5.39%、11.80%、9.25%、6.09%和47.74%,其胞间CO_2浓度(Ci)比单作增加0.84%;SPAD差异不显著。而经济收入表现为间作4行棉花模式间作2行棉花模式单作棉花,4行枣棉间作与2行枣棉间作相比,株高、LAI和干物质质量分别显著下降2.85%、5.29%和6.85%,Int-4产量比Int-2显著增加11.73%,而SPAD值和光合生理特性差异不显著。因此在枣棉间作系统中,适当增加棉花种植密度有利于棉花高产,同时有利于经济收入的增加。

关 键 词:枣棉间作  间作模式  光合特性  经济效益  产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