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张家口坝上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摘    要:土壤理化性质作为土壤健康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土地利用方式响应敏感。为揭示张家口坝上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张家口市坝上地区草地、林地、菜地和常规耕地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0~15 cm和15~30 cm土层的p H、容重、有机碳(SOC)、总氮(TN)、总磷(TP)和有效态微量元素等物理化学指标的性质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表层(0~15 cm)土壤容重在四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差异不显著,但菜地和耕地底层(15~30 cm)土壤容重(1.62 g·cm~(-3))显著高于林地(1.51 g·cm~(-3))和草地(1.37 g·cm~(-3)),表现出耕作导致的物理压实性。菜地和耕地表层和底层土壤p H显著低于林地和草地。菜地表层(0~15 cm)和底层(15~30 cm)土壤的SOC含量和TN含量在四种土地利用方式中最高,且有效铜(0.59 mg·kg~(-1))和有效锌(2.04 mg·kg~(-1))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三种土地利用方式。草地(2.88 g·kg~(-1))和菜地土壤(2.86 g·kg~(-1)) TP含量都显著高于林地和耕地。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铁、锰和锌含量与土壤p 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有效铁、锰、铜和锌含量与SOC含量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坝上地区土地资源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