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
作者姓名:林瑞余  梁义元  蔡碧琼  何海斌  林文雄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州350002,教育部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2,福州350002,福州350002,福州350002,福州350002,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福建省粮食科技专项基金
摘    要:2003年在福建农林大学教学农场以晚季稻汕优63(三系杂交稻)、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为材料,研究了3种晚季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各生育期的变化趋势相似,干物质积累量间亦无显著差异。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在黄熟期最高,依次达到2074.13g/m2、1976.10g/m2和1924.14g/m2,完熟期时依次降低到1926.38g/m2、1933.80g/m2和1842.30g/m2,完熟过程中损耗的干物质分别占其干物质积累量的7.12%、2.63%和4.25%,这与呼吸消耗增强,稻株自然衰老有关。汕优63和IR64的群体生长率均以孕穗初期最大,分别为52.13g/(m2·d)和44.26g/(m2·d),两优2186的CGR以齐穗期最大(45.15g/),3种水稻各生育期CGR的大小依次为:孕穗初期(齐穗期)>灌浆期>黄熟期>分蘖盛期>分蘖初期。3种水稻的干物质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均以籽粒的最大,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的干物质分配在籽粒中的比例分别为47.94%,41.14%和45.69%。灌浆过程中,汕优63、两优2186和IR64总干物质的表观转化率依次为46.87%、24.98%和34.41%。汕优63(三系杂交稻)在物质转化和分配方面比两优2186(二系杂交稻)和IR64(常规稻)更优。采用三次曲线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3种水稻产量形成过程干物质积累变化进行拟合的结果表明,三次曲线模型拟合的精度均比Logistic模型高,R2均大于0.99。

关 键 词:水稻  干物质  积累  分配  群体生长率  模型

Characteristics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Partitioning in the Process of Yield Formation in Different Rice Cultivars
Authors:Lin Ruiyu  Liang Yiyuan  Cai Biqiong  He Haibin  Lin Wenxiong
Institution:(1School of Life Sciences, Fujian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2Institute of Agro-ec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3 Key Laboratory of Biopestcide and Chem-biology (Fujian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
Abstract:
Keywords:Rice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Partition  Community growth rate(CGR)  Model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