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棉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初步研究
作者姓名:李菁  韩召军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210095
基金项目:致谢:本研究抗性调查期间,曾得到安阳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崔金杰主任、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的郭建英博士和张毅波同学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摘    要:用吡虫啉对棉蚜进行室内抗性筛选,用药处理25次后抗性是筛选前的20.03倍;2007年对田间棉蚜进行抗性调查,发现不同地区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差异显著,江苏南京种群最为敏感,河南安阳、山东泰安和北京地区棉蚜与之相比,抗性分别为2.21、7.63和9.53倍;抗、感品系解毒酶活力分析发现,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增加很少(比活力1.12倍),但酯酶活力显著高于敏感品系(比活力1.71倍);增效试验结果表明,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抗、感品系中对吡虫啉均没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磷酸三苯酯(TPP)和增效醚(PBO)虽然在敏感品系中对吡虫啉的增效作用较小(SR 1.24和1.29),但在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显著增高(SR 2.13和1.74);此外还发现,吡虫啉处理可提高棉蚜群体的酯酶活力。由此认为,棉蚜至少具有对吡虫啉产生中等水平抗性的风险,其抗性可能是由于棉蚜的酯酶和P450单加氧酶的解毒能力提高所致。

关 键 词:棉蚜  吡虫啉  抗性机理  解毒酶
文章编号:1008-7303(2007)03-0257-06
收稿时间:2007-06-04
修稿时间:2007-06-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