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春玉米不同覆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 |
| |
作者姓名: | 阎旭东 王秀领 徐玉鹏 王伟伟 肖宇 刘振敏 黄素芳 岳明强 |
| |
作者单位: |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沧州 06100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D05B050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305)资助 |
| |
摘 要: | 覆膜种植是旱地春玉米种植的重要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前人对旱地春玉米在不同覆膜种植方式下的水分利用、根系发育及抗倒伏等增产机理方面研究较少。于2013—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前营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连续3年研究露地平作(CK)、平作覆膜膜下播种(FC-SUF)、平作覆膜膜侧播种(FC-FSS)、起垄覆膜膜下播种(RC-SUF)、起垄覆膜膜侧播种(RC-FSS)等5种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土壤水分、作物根系和抗倒伏情况。结果表明:RC-FSS、RC-SUF、FC-FSS和FC-SUF比CK 3年平均分别增产24.97%、17.75%、11.69%和8.67%,其中起垄覆膜侧播技术(RC-FSS)增产效果最优,其水分利用效率比CK平均提高26.27%。RC-FSS处理垄沟处0~20 cm土壤含水量比CK增幅达30.44%~47.66%,达极显著差异;RC-FSS处理的抗倒伏性最好,其倒伏率仅为0.9%,抗倒伏力最大为29.4 N,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0~10 cm土壤温度各覆膜处理比CK平均增加0.3~2.3℃,以RC-SUF种植模式下增温最显著。成熟期RC-FSS模式下根系分布直径、根系干重明显优于RC-SUF、FC-SUF和CK,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具有集雨保墒、促根壮苗、高抗倒伏、增产稳产的作用,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滨海平原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关 键 词: | 春玉米 旱地 覆膜种植 膜侧播种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性状 增产效应 |
收稿时间: | 2017-03-19 |
修稿时间: | 2017-06-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