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亚热带农业小流域水体氮素及其稳定同位素分布特征
作者姓名:赵强  秦晓波  吕成文  李玉娥  吴红宝  廖育林  鲁艳红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芜湖 241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芜湖 241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芜湖 2410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1,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长沙 410125,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长沙 4101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475129,41775157)和国家发改委CDM基金赠款项目(2014081)资助
摘    要:为控制流域氮素养分流失、改善流域水体环境,以亚热带典型农业小流域脱甲河为研究对象,对表层水体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浓度和水体硝态氮δ~(15)N(δ~(15)N-NO_3-)、沉积物有机质δ~(15)N(δ~(15)N-Org)浓度进行了连续试验观测,分析氮素浓度及其稳定同位素值的时空特征,探讨影响氮素分布的环境因子及水体NO_3-和沉积物有机质氮素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水体NO_3--N浓度明显高于NH_4~+-N,均值分别为1.62 mg·L~(-1)和0.90mg·L~(-1),并且分别在6月、8月及冬季较高;城镇区和农田区水体NH_4~+-N浓度与其他类型区差异显著(P0.05),并且显著高于其他水体;NO_3--N浓度在城镇区、农田区及山间林地区较高,水库区较低。支流NH_4~+-N浓度高于干流,均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干流、支流NO_3--N浓度分别表现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春季。源头和出口处水体均表现为NO_3--N浓度高于NH_4~+-N,源头处氮素浓度低于出口处。水体δ~(15)N-NO_3-及底泥δ~(15)N-Org值分布范围分别为-19.87‰~8.11‰和-0.69‰~6.51‰,水体δ~(15)N-NO_3-最高值在Ⅲ级河段,最低值出现于Ⅳ级河段,各级河段间水体δ~(15)N-NO_3-11月差异较小,而1、2月差异明显;河流底泥δ~(15)N-Org最高值也位于Ⅲ级河段,而最低值则在Ⅰ级河段,Ⅲ、Ⅳ级河段δ~(15)N-Org值随时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Ⅰ、Ⅱ级河段δ~(15)N-Org最小值出现于1月。总之,脱甲河水体存在氮素污染现象且以外源输入为主,水体氮素来源主要为土壤有机质、人工合成肥料及陆源有机质,开展流域氮素分布及来源研究对认识流域尺度氮污染物的源解析具有一定科学意义。

关 键 词:脱甲河  亚热带  农业小流域  氮污染  氮同位素  氮素来源
收稿时间:2017-06-09
修稿时间:2017-08-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