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的抑草与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姓名:张淑敏  宁堂原  刘振  王斌  孙涛  张学鹏  贺贞昆  杨燕  米庆华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农业部作物水分生理与抗旱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本研究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1B0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 201503121-05)和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NC111007)资助。
摘    要:地膜覆盖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栽培中,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以及杂草问题十分严重。为筛选适宜黄淮海地区的马铃薯专用地膜,以马铃薯品种荷兰15为供试材料,在2013—2015年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设置黑白配色地膜(BW)、透明生物降解地膜(BI)和普通聚乙烯地膜(CK)覆盖3个处理,研究其抑草与水热效应及其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BW和BI分别减少杂草密度44.1%~58.5%和26.7%~38.3%。马铃薯生育前期,CK增温效果明显;在淀粉积累期,BW的温度日变化幅度较小,控温效果显著。干旱年份(2014)BW保墒效果显著优于BI和CK。与CK相比,降水正常(2013)和干旱年份BW分别增产6.2%和8.2%;干旱年份BI增产7.1%;而湿润年份(2015),不同地膜处理间马铃薯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BW处理淀粉含量提高18.3%~37.6%,BI提高7.0%~28.9%;BW维生素C含量提高1.0%~4.3%;BW与BI均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块茎中蛋白质含量。因此,用黑白配色地膜和生物降解地膜替代普通地膜,可降低膜下杂草密度,创造更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有利于马铃薯增产和改善品质。

关 键 词:地膜  土壤水热效应  马铃薯  产量  品质
收稿时间:2016-02-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