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分布及其有效态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姚荣江  杨劲松  谢文萍  陈强  伍丹华  柏彦超
作者单位: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 东台224200;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3. 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陕坝015400;4. 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东台滩涂研究院 东台224200;5.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扬州 225000
基金项目: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46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223)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41266)资助
摘    要:为揭示沿海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自然、人为因素的关联,以近年来围垦开发强度较大的江苏沿海某滩涂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与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表层土壤主要重金属Pb、Cr、Cd、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状况及其空间分布,分析了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方式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探讨了重金属有效态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目前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土壤Pb、Cr、Cd、As均呈累积趋势但基本都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值;土地利用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Pb、Cr、Cd全量与有效态含量,As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较小;研究区土壤Pb、Cr、Cd全量与Pb、Cr有效态含量具有明显的趋势效应,且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全量与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大尺度的潮汐作用与小尺度的人为因素的共同控制;土壤Pb、Cr、Cd有效态含量与黏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和p H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土壤As有效态含量仅与土壤p H显著正相关。本研究为沿海滩涂区土壤重金属源头减量、活性钝化、污染消减与风险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沿海滩涂  重金属  空间分布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理化性状  江苏
收稿时间:2016-05-03
修稿时间:2016-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