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栽培方式和稻草还田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潘腊青 吴良欢 姚琳 章维维 陈芳 刘奕梅 |
| |
作者单位: | [1]浙江省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杭州310007 [2]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203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003016) |
| |
摘 要: | 通过2001-2012年定位试验研究水稻覆膜旱作、常规水作、裸地旱作3种栽培方式稻草还田与否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和稻草还田与否土壤重金属砷、铜、铬、镉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与常规水作、裸地旱作相比,无论稻草还田与否,覆膜旱作都能提高土壤中铁、锰的总量和有效态含量,覆膜旱作>常规水作>裸地旱作.3种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和不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效态铁、锰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覆膜旱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与否,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在常规水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显著高于不还田.试验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0.7,按土壤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标准,土壤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达到清洁.3种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未对耕层土壤造成输入性重金属污染.覆膜旱作和稻草还田对维护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 键 词: | 覆膜旱作 常规水作 裸地旱作 稻草还田 重金属 土壤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