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混合模型的管道输沙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引用本文:李珊珊,李国栋,张大帅,等.基于混合模型的管道输沙特性数值模拟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1):225-234.
作者姓名:李珊珊  李国栋  张大帅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1063);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M5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9206)
摘    要:【目的】探索管道水沙两相流的流场结构和输沙特性,为进一步研究管道输沙过程中阻力损失随含沙量、流速等的变化规律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多相流混合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利用管道清水层流和湍流流场模拟,验证所选模型的可行性,并将模拟得到的管道流场以及阻力情况与实测值和计算值进行对比,确定模型参数,进一步结合小浪底水库现场管道抽沙试验,对管道流量(Q)为620和950m3/h工况下含沙量(Cv)分别为3.74%,10.53%,22.64%,37.74%和45.28%的5种含沙水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其流场结构和流速、含沙量的垂向分布等水力特性。【结果】根据模拟值与实测值以及计算值的综合对比情况,选定粗糙度0.6mm、粗糙常数0.6、入口湍流强度25%为参数组合来模拟分析管道含沙水流的流动特性,得到了5种含沙量工况下管道输沙过程中的水沙两相流分布和管道横断面的流速分布,以及5种含沙量下横断面流速的垂向分布和含沙量的垂向分布规律,具体表现为:在管道流量Q=620和Q=950m3/h时,管道中心断面水沙呈上小下大的悬移质分布形态,随着水流含沙量的增加,管道底部沙量逐渐增大,当含沙量增加至45.28%时,管道中的水沙几乎为稠密的沙浆,在垂向分布上管道含沙量出现顶部小而底部大的现象。另外,管道的断面流速呈现出顶部流速大而底部流速小的现象,且随着含沙量的增大,高流速区扩大且逐渐向管道顶部上移,与大流量工况相比,小流量时高流速区集中且上移明显。垂向流速分布不再呈对称分布而出现管道顶部大、底部小的分布形态,且随着含沙量增大,不对称性更加明显。【结论】多相流混合模型可用于管道输沙流场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挟沙水流极大地改变了管道清水流场时呈轴对称分布的流速形态,表现为管道顶部低含沙区流速大,底部高含沙区流速小,且含沙量越高,不对称性越显著;随着流速增大,水流挟沙能力大大提高,流速分布的不对称性显著降低。

关 键 词:数值模拟  管道输沙  参数率定  标准k-ε湍流模型
收稿时间:2015/7/31 0:00:00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hybrid model
LI Shanshan,LI Guodong and ZHANG Dashuai,et al.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ediment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hybrid model[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7,45(1):225-234.
Authors:LI Shanshan  LI Guodong and ZHANG Dashua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