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的生理生化变化
引用本文:顾炳朝,岳绪国,杨军,唐泽庆.油菜种子老化处理后的生理生化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13(4):339-342.
作者姓名:顾炳朝  岳绪国  杨军  唐泽庆
作者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11)1026];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BE2012327)
摘    要:以油菜品种‘镇油6号′种子为材料,研究油菜种子在高温(50℃)高湿(相对湿度100%)老化处理后的萌发特性、种子浸出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油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其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同时,随着老化天数的延长,浸出液电导率显著性增大,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则逐渐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下降趋势;种子MDA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在油菜种子老化进程中,SOD、POD、CAT活性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其活性均随老化天数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研究发现,在油菜种子老化处理中,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老化及劣变程度显著性相关;膜脂过氧化作用也可能是引起或加剧种子老化劣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 键 词:油菜  种子老化  人工劣变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