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试验旨在评估不同铜源和锌源以及铜水平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矿物质水平、细菌调节以及肠球菌抗菌素抗性基因存在的影响。选择断奶仔猪528头(5.9±0.50kg)随机分配到48个重复栏,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分别添加了两种不同的铜源和锌源(SF:硫酸盐和HCl:羟基氯化物)和两种铜水平(15 mg/kg和160mg/kg)。试验分为两个生长阶段:第1-14天为预开料阶段(PS)和第14-42天为开料阶段(ST)。分别于第14天和第42天,对猪进行单独称重,并在每重复栏抽一头猪进行抽血采样。在试验结束时,每个栏选取一头猪实施安乐死以收集样本。与15mg/kg铜组相比,160mg/kg铜组仔猪体重从16.6kg增加到17.7kg(P0.001)。160mg/kg铜添加组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平均日采食量和矿物质水平(P0.05)。不同来源铜和锌和铜水平的交互作用对14-42日龄阶段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P=0.004)和料肉比(P=0.029)及料肉比(P=0.006)有显著影响,而对其他生长性能指标没有影响。在开料阶段结束时,与160 mg/kg硫酸铜组相比,160mg/kg羟基氯化铜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更高,但料肉比更低。但整个试验阶段,以160mg/kg的羟基氯化铜和硫酸铜处理组之间料肉比没有差异。与硫酸铜组相比,羟基氯化铜组在结肠食糜中,链球菌、肠杆菌、埃希氏菌等的相对丰度降低(P0.05),而毛螺菌和罗氏菌有增加趋势(P0.10)。与15mg/kg铜组相比,160mg/kg铜组甲烷球菌属和罗氏菌属显著增加(P0.05)。从40个结肠消化液样品中分离肠球菌属,发现不同处理组肠球菌均主要由粪肠球菌组成(65%),并确定了erm B(7.5%)和tet M(5%)的基因,未检测到Cu(tcr B)或万古霉素(van A、van B、van C1、van C2)的基因。总而言之,两种铜源在欧盟允许的铜添加剂量范围内(160毫克/千克)均可提高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矿物质水平及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且不同的铜和锌源之间在以上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