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初期关键种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引用本文:周萍,庄文化,李明明,龙翼,史忠林,周继.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初期关键种的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1,41(2):1-9.
作者姓名:周萍  庄文化  李明明  龙翼  史忠林  周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5;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基金项目: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灾害地质体植被快速恢复技术与示范”(18ZDYF),“川中丘陵区坡耕地植物地埂坡式梯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2020YFS0022)
摘    要:目的] 对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初期关键种柳叶菜(Epilobium hirsutum)和马河山黄芪(Astragalus mahoschanicus)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进行研究,掌握两关键种碳氮磷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为预测未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冰川退缩区域环境变化及植被演替趋势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贡嘎山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植被原生演替序列初期关键种柳叶菜和马河山黄芪根、茎、叶、果实的碳、氮和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 柳叶菜根系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436~445 g/kg,较马河山黄芪根系有机碳含量高。不同器官的全磷含量均值柳叶菜为1.78 g/kg,马河山黄芪为1.30 g/kg。柳叶菜不同器官的有机碳含量变化依次为:根系 > 果实 > 叶片 > 茎,全氮含量变化依次为:叶片 > 根系 > 果实 > 茎,全磷含量表现依次为:果实 > 叶片 > 根系 > 茎。马河山黄芪不同器官的有机碳含量变化依次为:黄芪根系 > 果实 > 茎 > 叶片,全氮含量变化依次为:叶片 > 根系 > 果实 > 茎,全磷含量变化为:叶片 > 果实 > 根系 > 茎。柳叶菜不同器官的C/N高于马河山黄芪,柳叶菜和马河山黄芪不同器官的N/P变化范围为5.94~17.82。结论] 马河山黄芪高N/P,低C/P值反映了植物高生长率或繁殖输出,即生长竞争策略。与柳叶菜相比,马河山黄芪有快速生长的特性,以生长竞争优势即生长竞争策略战胜柳叶菜,推动了冰川退缩迹地植被演替进程。

关 键 词:贡嘎山海螺沟  冰川退缩迹地  植被原生演替初期  化学计量比
收稿时间:2020/12/7 0:00:00
修稿时间:2021/1/1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