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
摘    要:以两个典型的籼粳交F2群体(A:中优早8号/丰锦,B:七山占/秋光)为试材,分别在辽宁、四川、上海和广东种植,研究生态环境及选育方式对籼粳稻杂交后代谷粒形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群体粒形的次数分布均接近正态分布,表现数量性状遗传特点,育种者可以从中选择出具不同粒形的品种。生态环境对粒形有极显著的影响。上海和广东的谷粒长宽比大,辽宁和四川的谷粒长宽比小。与辽宁和四川相比,上海和广东的粒长显著增加,而粒宽变化不显著。单粒传、系谱法和混合法三种选育方式对粒形影响不显著。即使籼粳稻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育种者若仅按高产目标去选择而不是刻意选择粒形性状,南方稻区仍以长粒形品种为主,北方稻区仍以短圆粒形品种居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