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引用本文:胡群,曹利强,夏敏,张洪程,陈厚存,郭保卫,魏海燕.不同施氮量对钵苗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8):34-37.
作者姓名:胡群  曹利强  夏敏  张洪程  陈厚存  郭保卫  魏海燕
作者单位:1.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2. 江苏省海安县作物栽培指导站,江苏海安,226600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2]1003.9),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15]1002)
摘    要:目的]寻求钵苗机插水稻的适宜施氮量,以期为当地钵苗机插水稻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钵苗机插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方法]在统一钵苗机插条件下,以常规粳稻武运粳24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试验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氮肥水平N0(0)、N1(187.5kg/hm~2)、N2(225.0 kg/hm~2)、N3(262.5 kg/hm~2)、N4(300.0 kg/hm~2)、N5(337.5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2个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2个品种产量随氮肥水平的提高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N4水平下最高;移栽至拔节与拔节至抽穗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而抽穗至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N4处理最大;2个品种的氮素吸收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常规稻品种在N4水平下吸收利用率最高,杂交稻品种在N3水平下最高。结论]在氮肥用量为300.0 kg/hm~2时,2种钵苗机插水稻各项群体指标较优,干物质积累多,有效穗数足,产量较高,氮素吸收利用率较大。

关 键 词:施氮量  钵苗机插水稻  产量形成  氮素利用率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Rate on Yield Formation and N Use Efficiency of Bowl Mechanical-transplanting Rice
Abstract:
Keywords:Nitrogen rate  Nutrition bowl mechanical-transplanting rice  Yield formation  N use efficienc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