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农业废弃物施用下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特征 |
| |
作者姓名: | 李瀚 邓欧平 胡佳 邓良基 张世熔 |
| |
作者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成都 611130;四川农业大学生态环境研究所, 成都 611130;四川省土壤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1130 |
| |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8) |
| |
摘 要: | 为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设置不同量的废弃物还田处理,以期通过研究稻田田面水中氮素和磷素的动态变化探明废弃物施用下面源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总氮(TN)、可溶性总氮(DTN)、铵态氮(NH+4-N)以及硝态氮(NO-3-N)在各施肥处理下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施肥后2~3 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各处理下各形态氮含量在施肥后21 d内差异趋同。总磷(TP)、可溶性总磷(DTP)在施肥后1 d达最大,之后迅速下降,猪粪施用处理的田面水TP、DTP含量在施肥后5~7 d明显回升。与纯化肥相比,加施全量麦秆对田面水中各形态氮、磷含量及分配无显著影响;高量猪粪施用会显著降低田面水NH+4-N含量,降低氨挥发潜能,显著提高各形态磷含量,延长磷素流失风险期,增加磷素流失风险;废弃物施用对水稻产量及糙米磷含量无显著影响。综合考虑废弃物施用下的环境风险与粮食生产,成都平原麦秆全量还田模式下水稻季每667 m2田的猪粪承载量不宜超过3头猪0.5年的排泄量。
|
关 键 词: | 农业废弃物 田面水 氮 磷 动态变化 |
收稿时间: | 2014-11-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