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日本食用菌的生产与流通
引用本文:康友喜,郑太灿.日本食用菌的生产与流通[J].食用菌,1991(3).
作者姓名:康友喜  郑太灿
作者单位:黄陂县微生物所 (康友喜),武昌县食品研究所(郑太灿)
摘    要:我们于1988年12月至1989年6月在日本山形县尾花沢市研修期间,考察了日本东北地区的仙台、山形、新庄、洒田、尾花沢等市县,以及东京都的食用菌与流通情况,所见所闻都是令人耳目一新。日本的食用菌生产,大部分是机械化作业,以金针菇为例:从配料、装瓶、打孔、加盖、灭菌到接种都是由机械来完成,温湿度的调节也实现了自动控制。首先将原料(木屑)过筛,进入搅拌机,加麸皮,用多孔喷头加水,开机搅拌,待含水量适宜时(63%左右),停止加水,继续搅拌。然后把底部的出料口调节好,接上输送带进入装瓶机,经过第一次振动装满瓶,第二次振动压实、打孔、自动加盖,再由传送带送到消毒器。消毒是两面开口的,灭菌完毕把通向缓冲间的门打开,利用轨道车把料取出,在缓冲间冷却至18℃以后进入接种室。这样灭菌的培养料与外界完全没有接触,几乎没有杂菌污染。实际上,机械化作业的时候就是把搅拌机、装瓶机等经过电路联接,由光电进行控制,这样就组成了一条联动线,不用时分开存放,很是方便。接种也是机械半自动作业,每小时接1200瓶。接种后的发菌、催蕾、驯化以及生育期的温湿度,均由热交换器、超声波加湿机来完成。采收后的金针菇也是由真空包装机械来完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