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特征
摘    要:【目的】为梵净山珍稀植物保育及保护区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以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按剖面、海拔及植被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进行调查与评价,并通过富集因子法探讨其富集特征。【结果】Cd和Pb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Cu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Cr随海拔增高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Cd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Pb、Cu、Hg及As随海拔增高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红豆杉、西南卫矛、杜鹃与珙桐4种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CrPbCuAsCdHg;梵净山冷杉植被下重金属含量依次为PbCrCuAsCdHg。0~20、20~40与40~60 cm的Cu、Cd、Hg和Pb的富集因子(EF)1;Cd、Pb、Hg在海拔500~1000、1001~1500、1501~2000及2000 m的EF1,Cu和As在2000 m的EF1,Cr在海拔500~1000 m的EF1;红豆杉、西南卫矛与珙桐下Cr、Cd、Pb及Hg的EF1,杜鹃下Cr、Cu、Cd、Pb、Hg及As等的EF1,梵净山冷杉下Cu、Cd、Pb、Hg及As等的EF1,即相对富集。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壤主要受到Cd的影响,其次是Pb和Hg。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