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长江口外海域夏末温跃层与底层水低氧现象研究
作者姓名:林军  闫庆  朱建荣  龚甫贤
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国际海洋研究中心, 上海 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6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YZ127);海洋赤潮灾害立体监测技术与应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MATHAB20120210);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47)
摘    要:基于长江口外海域2009年夏末调查的温盐和溶解氧(DO)资料,采用垂向梯度法对夏末长江口外海域温度垂向结构类型进行划分,计算了温跃层深度、强度和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等参数。长江口外海域夏末水温垂向结构类型及其温跃层强度的分布表现为长江冲淡水、黄海沿岸流、台湾暖流表层暖水和台湾暖流深层冷水交汇、混合的态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温跃层深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之间为负相关,温跃层深度与垂向最小DO浓度之间为正相关,温跃层强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之间为正相关。最接近DO供给源的上温跃层强度与温跃层处DO垂向梯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69)。温跃层越浅、强度越大,对底层水低氧现象的影响越大。温跃层、特别是上温跃层引起的水体层化阻碍DO向底层输运,起到了物理隔氧的作用,与低氧现象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低氧现象在长江口外海域从春末到秋季发生、发展、维持和消亡过程的重要环境控制因素。

关 键 词:长江口外海域  水温垂向结构  温跃层  低氧
收稿时间:2014-05-11
修稿时间:2014-08-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