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中城市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
引用本文:万海峰,蒙友波,陈洋,赵祖伦,罗洁琼,张朝睿.黔中城市群碳储量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及脆弱性[J].水土保持通报,2024,44(1):443-452.
作者姓名:万海峰  蒙友波  陈洋  赵祖伦  罗洁琼  张朝睿
作者单位:贵州省自然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1;贵州科学院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01;南通大学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北京世纪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 贵阳 550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沿海城市人居环境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4200123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地城市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效应及优化模式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277)
摘    要:目的] 探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及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00,201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3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为基础,运用InVEST模型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并采用潜在影响指数(PI)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脆弱性进行评估。结果] ①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总体表现为耕地和林地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持续上升。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转移主要表现为耕地、林地、草地向其他地类的转移,其中,2000-2010,2010-2020年分别有3 339.35,3 669.15 km2土地发生了转移,前者林地转为草地是主要转移类型,后者耕地转为建设用地为主要转移类型。②2000-2020年区域的碳储量表现为减少趋势,由4.42×107 t减小到4.33×107 t,累计减小9.40×105 t,林地转为草地是引起碳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各年度碳储量密度均呈现西部、东部高,中部低的分布态势;20 a间,高密度区未发生明显变化,低密度区表现为由中心区域向外围扩散。③2000-2020年黔中城市群核心经济区主要扮演碳源的角色,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增加了2.83,PI指数分别为-0.04,-0.31,均表现为负面潜在影响,且脆弱性不断增强。结论] 增加林地、控制林地转为其他用地及建设用地扩张是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 键 词: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碳储量  脆弱性  黔中城市群
收稿时间:2023/1/18 0:00:00
修稿时间:2023/9/5 0:00:00

Response of Carbon Storage to Land Use/Cover Changes and Vulnerability for Central Guizhou Urban Agglomeration
Wan Haifeng,Meng Youbo,Chen Yang,Zhao Zulun,Luo Jieqiong,Zhang Zhaorui.Response of Carbon Storage to Land Use/Cover Changes and Vulnerability for Central Guizhou Urban Agglomeration[J].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24,44(1):443-452.
Authors:Wan Haifeng  Meng Youbo  Chen Yang  Zhao Zulun  Luo Jieqiong  Zhang Zhaorui
Institution:Guizhou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urvey and Planning Research,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Guizhou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e of Mountain Resources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 Civil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 China; Beijing Century Guoyuan Technology Co., Ltd,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InVEST model  land use/cover change  carbon storage  vulnerability  Central Guizhou urban agglomeration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