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丘陵农区地表水水质时空变化与污染现状评价
作者姓名:陈尚洪  张晴雯  陈红琳  郑盛华  吴铭  梅旭荣  刘定辉
作者单位: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 610066;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0008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3.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610066
基金项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2ZX07104-0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4B1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312702);四川省公益性农业专项(2013NZ0028)。
摘    要:为分析四川丘陵典型农区种养格局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于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四川丘陵区中江县选择响滩河7个监测断面和流域内4个研究点,研究了种植区、养殖区和种养混合区的地表水水体CODCr、TN、NO3--N、NH4+-N和TP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与空间变化特征,并对地表水质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响滩河7个监测断面枯水期主要污染物为CODCr、NH4+-N和TP,且分别比年平均值提高15.67%、59.35%和12.83%;丰水期主要污染物为TN,比年平均值提高19.27%。种养格局影响地表水中TN、NO3--N、NH4+-N和TP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区域之间养殖区种养混合区种植区;与种植区相比,生猪规模化养殖废污排放是造成种养混合区地表水污染的根本原因,其CODCr、TN、NO3--N、NH4+-N和TP浓度分别提高了17.79%、198.15%、132.10%、219.85%、567.57%。规模化养殖显著提高了地表水总污染指数,改变了地表水污染类型,种植区地表水污染类型为兼有CODCr污染的总氮污染型,而养殖区和种养结合区地表水均为兼有总磷污染的总氮污染型;种植区和种养混合区水质均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种植区地表水为轻度污染,养殖区和受养殖业污染影响的种养混合区的地表水均为恶性污染,生猪集中养殖特别是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废污排放加剧了受纳水体的污染程度。从水体污染治理角度,在种植区开展水土养分流失特别是氮素流失控制的同时,亟需加强区域生猪规模化养殖业粪污的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以促进四川丘陵区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

关 键 词:养殖  水质  污染  四川丘陵农区  地表水
收稿时间:2016-07-13
修稿时间:2016-09-1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工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