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土壤水-河川来水相关性分析
作者姓名:金铭  牛赟  敬文茂  苗毓鑫  赵维俊  车宗玺
作者单位:1.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734000;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张掖734000;2.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省森林生态与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张掖734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甘肃张掖生态科学研究院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甘肃张掖734000
基金项目: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祁连山土壤水源涵养功能与森林分布变化响应关系”(145RJIG33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04);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项目(144JTCG254)
摘    要:[目的]对祁连山大野口流域降水、土壤水和河川来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旨在为掌握流域水文过程及河川径流形成机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祁连山大野口流域18a人工和2a自动监测的38万多个数据,采用特征参数算法、相关和多元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降水量、空气湿度和河川径流18a平均为374.06mm,60.91%,166.73mm。降水的44.57%最后形成了河川径流。降水和河川径流上升率均为18mm/10a,空气湿度上升率约为1.2%/10a。(2)降水、空气湿度、土壤水、河川来水在一年中的变化步调基本一致。(3)在森林高度范围内,距地面越高,空气湿度越大,受降水的影响越小;在0—80cm深度范围内,土壤越深,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越小。(4)降水、空气湿度、土壤水、河川来水的相互关系较紧密,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预测降水、土壤水、河川来水量变差的95.2%,88.8%,97.6%,准确率可达93.4%,84.6%,96.7%。[结论]降水、土壤水、河川来水的分配比例可量化和可调控流域水资源需水量方面的分配比例;将人工观测和自动监测数据同化分析,解决了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研究中的数据短缺问题。

关 键 词:降水  空气湿度  土壤水分  河川径流  祁连山大野口流域
收稿时间:2015-11-19
修稿时间:2016-02-26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